撰文:刘永曾 编辑:Andy_yetong 日期:20061025
当前,在教育中提出“优化个性”的理念有着重要意义,如能落实好,一定会成为创新教育的新支点。教育承担着双重任务,既要完成社会对学生发展的需求,又要满足学生个性健康和谐地发展的要求。这双重任务又统一到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上。因此,教育上提“优化个性”的理念,是对完成双重任务的保证。因为人的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是在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的影响下,通过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逐渐形成的,因此教育影响对个性形成有着极大关系。优化个性,需要为学生创设发展情商(EQ)的空间。谁都无法否认,成才者不都是儿时智商(IQ)高的人,对此现象许多人没有深究与反思过。应该指出,智商是一个人成功的指数,但它不是惟一的重要的,对于成就一个人的事业而言,它只占一部分,或是一小部分,重要部分在情商里。 情商是什么?用学术语言表述,情商是指人的控制自身和他人情绪的能力。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智共同构成人的情绪智力,成为情商的两要素。通俗地说,情商是一种心灵的力量,为人的涵养,是一种性格因素。它包括调整情绪,抑制冲动,延迟满足的克制力,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,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。情商高的人能容人、善合作、冷静处事、百折不挠,不忘乎所以,也不垂头丧气,这些是发展创造力的沃土与培养基。 情商是智商的催化剂,优化个性能够提高学生情商水平。为此,教育要十分重视为学生提供主动处理家庭、社会各种问题的机会,让他们在各种活动与交往中发挥主体作用,在活动、交往这个载体里能出主意,能作主,能实干,会合作,发展自知之明与知人之智的能力,以实现个性的优化。有了个体良好的情绪体验,有了个体对自身情绪的认识与控制,才会在人际精神空间中出现移性的作用。其行为才具有个性与社会性。 关于教会学生思维。对人的创造性来说,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,一是有了问题知道到哪找答案,这是本文在创新要义中强调的对知识信息的学习和继承;一是对知识的综合使用并进行再创造,这是本文在创新要义中强调的组合功能。如果在教学中只让学生重复前人结论,没有个人思考,是难有创新的。因此,当前教育工作中要十分重视教会学生通过思维而学习的本领和技巧。 思维能力通俗地说是动脑想问题,善于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,就思维过程而言,包括分析、综合、比较、抽象、概括等能力。教学生学会用脑有三个思维基本功应给予重视:①由因导果,由果索因;②作比较找联系,在比较中区分事物,在联系中认识规律,在比较联系中找到新的组合点;③抽象化、形象化能力,即由具体到抽象,由抽象到具体,善于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本质,又能从抽象的概念中感受到它的具体存在。在教育中,能从这三个方面下功夫训练学生,学生的智力就能获得迅速发展。这样,他们未来发展的潜力就越大,创新能力就更强。(完)
转自:21世纪实验学校网站 |